党委保卫部
首页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安全教育 治安与交通 消防在线 三全育人 支部风采 清风安保 人武之窗 服务指南及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信息(不用) >> 最新动态 >> 正文
详细信息

保卫、人武工作简报(2011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11-10-17 ·点击:

江苏大学保卫、人武工作简报

3 总第15

江苏大学保卫处(部)编 20111011


重要新闻

保卫处党支部赴新四军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我处圆满完成2011级新生接待安保任务

我处大力开展法制安全宣传

校园“三无”摩托车整治常态化

2011级学生军训成果斐然

平安校园

7-9月份政保及办公室工作

7-9月份治安工作

7-9月份消防工作及安保设备设施建设

国防教育

我校召开军训动员大会

服务动态

户籍服务

出国(境)政审服务

110热线求助服务

社区服务

警钟长鸣

非机动车防盗 重在日常防范

建团办刊 皆有规则

重要新闻

保卫处党支部赴新四军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715,保卫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长以上保卫骨干一行29人,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学习了解与热烈讨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不朽历程与铸就的光辉业绩,大家一致表示要发扬我党优良传统与作风,立足本职,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团结拚搏,切实担负起校园安全防范重任,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我处圆满完成2011级新生接待安保任务

为保证迎接新生工作安全有序,保卫处与学工处等部门密切配合,制定新生接待安全保障方案,先期整治校园重要路段周边环境,勘定与公告迎新期间校园机动车辆行驶路线,制作安装校园交通导引路牌。93日与4日新生报到期间,在学校各大门、新生报到点、学生宿舍区、各交通导引路牌下等部位,我处组织保卫干部与校卫队员等80多人、学生义工近130人、公安部门协助警力20多人,分成17个组,定点定组定负责人,分区域开展交通疏导与安全保卫工作,圆满完成了新生接待安保任务。

我处大力开展法制安全宣传

为增强法制安全教育实效,保卫处结合高校安全实践,编写印制《大学生安全防范手册》10000份,手册包含“打架成本”“室内防盗”“校园防火”以及防骗防传销等9个项目,利用案例与警示形式,帮助大学生解决最易遇到的安全问题,手册与2011级学生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发到每位新生手中。

国庆节前夕,鉴于诈骗案件频繁发生,我处有针对性地在校园网上发布《防骗警示》信息公告,提醒广大师生员工注意自我保护,谨防诈骗。

校园“三无”摩托车整治常态化

因校园内“三无”摩托车(无驾驶证、无行驶证、无牌照)较多,并已多次肇事危及师生员工人身安全,保卫处、学工处会同警方开展阶段性清理整治,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无视校规,在校园内驾驶“三无”摩托车。为确保长效管理,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交通环境,保卫处与学工处于826日起,在校园网、学生宿舍区、食堂等部位张贴与发布整治公告,联合警方实行校园“三无”摩托车常态化整治。9月份起,共暂扣“三无”摩托车77辆,并逐一登记拍照,做好后续工作。

2011级学生军训成果斐然

97920,人武部与学工部、宣传部、各学院、以及帮训部队等单位紧密合作,开展了为期2周的2011级学生集中军训工作。7900多名学生在军训中锻炼力量与意志,学习军事技能,增强了组织纪律、爱国爱校与国防安全观念。920举行了军训成果汇报大会,共有6个学院、284名学生、42名教官、12名辅导员表现突出受到表彰。我校富有特色的军训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还受到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报、金陵晚报、镇江市新闻频道、民生频道等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

平安校园

7-9月份政保及办公室工作

▲走访相关部门与人员,密切合作与联系,信息互通,及时掌握校园思想动态,共同开展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协同地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我校开展涉密、涉外、涉民族宗教等专项调查。

▲坚持校园巡查,发现与清理违法张贴物5张,并协助相关部门与学院做好教育与引导工作。发现与盘查擅自入校园分发宗教宣传品人员2名,缴获纸质宣传品600多份。

▲参加国家安全培训,了解最新敌舆情,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与政治敏感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政保工作。

▲文字材料:拟写与报送有关保卫工作总结、通知、请示、报告、预案、简报、年鉴等材料50多件。

▲安全宣传:在江苏省高教保卫学会网、校园网等媒体上,制作发布保卫工作信息与安全警示公告等7件。编写与印制《大学生安全防范手册》10000份,分发到每位入学新生手中。赠送校图书馆《大学生教育读本》2300册。

▲总结研究:整理装订江苏大学并校以来有关安全保卫内部资料13卷。2009年度申报的省高教保卫学会4项保卫学研究课题顺利结项。

▲其他事务:做好电话、空调等报修协调服务,保卫人员相关福利待遇的申报与发放事务,以及来访接待、报刊收发、办公用品添置等其他办公室工作。

7-9月份治安工作

▲校园110共接到各类报警求助185起,其中案件出警70起,火情出警4起,交通事故出警1起,调解矛盾纠纷6起。案件包括:学生宿舍失物报案7起,报失笔记本电脑1台、手机4部、现金2800多元;公共场所失物报案57起,报失电动车6辆、电瓶17只、自行车30辆、摩托车1辆、手机9部、1MP4、现金1100多元;入室盗窃2起,报失现金500元,台式电脑配件若干及茶叶等物品;诈骗4起,被骗现金2600元、手机1部。教育与劝离擅自入校推销人员7人。治安科与校卫队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人,3人移送辖区派出所,1人交由学院处理。追回1部手机、1MP4、自行车6辆、现金70多元。

监控室接待查询40多人次,查询相关录像180多小时,发现有用线索11条。处理消防监控系统误报警情5636条。

▲办理校园机动车辆通行证145份,其中校内教职员工通行证110份,外来服务车辆通行证35份。各门卫共换发校园机动车辆临时通行证25270辆次,其中中门16140余辆次,西门3100余辆次,新门2740余辆次,北门2740余辆次,家属四区大门540余辆次。查验载物出门机动车辆近60余辆次。纠正校园违章停放车辆约300辆次。劝离拾荒、违章钓鱼人员等闲杂人员440余人次。清理小广告9000多份。清理违章摊点120个。劝离上访人员1人。清理与暂扣“三无”摩托车77辆。组织实施招生、建党90周年大会、暑期奥数夏令营等校园大型活动安保警卫11次。

7-9月份消防工作及安保设备设施建设

▲安全宣传教育:组织600名学生公寓物业职工参加消防安全“三懂四会”培训。对130多名专兼职消防值班员进行消防理论知识和自动设施实际操作技能学习与考评。组织96002011级新生进行实用消防知识问卷答题。配合设备处制订江苏大学实验中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检查维护与督促整改:开展防火安全普查30次,检查防火部位188个。与设备处、后勤集团等部门配合,进行实验室、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仓库、火灾报警系统运行、消防供水系统等专项检查。向相关单位发送消防隐患整改通知单6份。检测与清洗火灾控测器5400多只。排除自动灭火与喷水系统故障35处、室内消火栓故障36个、因雷击造成的报警器短路故障1600多个、自动报警系统其它故障450个。购置与安装更换灭火器300只。

▲设备设施建设:制作与安装迎新生交通导引路牌70多个。检查校园交通设施,实地勘察与规划需画线部位并采集信息,拟定施工方案。联系厂家维修电瓶巡逻车。继续敦促电信公司对移位与增设监控探头加快施工。

国防教育

7月中旬,组织军事理论老师召开教学研讨会。

8月底,联系帮训部队并签订协议,做好新生军训准备。

97日,召开校军训动员大会,7900名本科生开始军训,于920日圆满结束。

9月底,参加京口区人武部“廉洁征兵工作”集训。

服务动态

户籍服务

服务电话:88780100

▲办理学生户口批量迁出1197份。办理师生员工户口零散迁入126份,迁出32份。办理师生员工集体户口卡借出及复印等服务217人次,核对与注销集体户口管理卡1323张,制作教师集体户口管理卡32张。

出国(境)政审服务

服务电话:88791361

▲办理我校副处级职务与副高级职称以上教职员工因私出国(境)政审报备36人次。因公出国(境)人员报备29人次。

▲办理师生员工无犯罪记录证明、入伍、公务员政审等近100人次。

110热线求助服务

服务电话:88780110

▲共接报各类求助185起,其中服务出警104起。救护师生员工5人。

社区服务

服务电话:88780099

▲调查申报2010-2011年度品学兼优学生9人,申请奖励金4800元。申报解决低保户重病救助1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申报解决精神疾病药物慈善救助1名。填报享受失业人员独生子女奖励金者38人。

警钟长鸣

非机动车防盗 重在日常防范

近期校园电动车、自行车报失案攀升,根据报失情况分析,相当一部分失窃原因在于失主疏忽。非机动车防盗,重在日常防范。保卫处将会加大校园公共场所的巡防力度,也提请广大师生员工注意自我保护,关注以下事项:

1.离车上锁,不嫌麻烦。

2.选择高质量车锁,如能同时使用两种类型车锁,防范性能会大大提高。

3.停放有序,不乱扔滥放,不放置在偏僻处。

4.不购手续不全车辆,防止因购赃车引起纠纷与财产损失。

5.不在坐垫下、车储物箱内存放现金或其他贵重物品,降低车辆失窃后的损失。

建团办刊 皆有规则

我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结社与出版的权利和自由,但也明确结社与出版行为应当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我国,面向社会的结社与出版行为,除宪法外,还要遵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0号,19981025日公布),以及《出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3号,20011225日公布,2011319日修订公布),应到法规指定的政府登记管理机关申报登记或审批。面向高校内部的结社与出版行为,也就是在高校内部建立社团和出版刊物,除国家法律法规外,还应遵守学校内部规章制度,按照规定的流程到指定的部门备案与审批,一般地,建立社团应向校团委申请许可审批,创办刊物应向校宣传部门备案审查。

建团办刊,皆有规则。任何未向法定机关登记许可而擅自建立的社团为非法组织,任何未经法定机关申请审批而出版的刊物为非法刊物。广大师生员工应当了解这些规则,不建立与加入非法组织,不出版非法刊物,不张贴非法宣传品,不稀里糊涂成为违法犯罪嫌疑人。

 

版权所有:江苏大学党委保卫部(党委人武部、安全保卫处合署)
CopyRight © 2009-2020

您是自2010.4.28起第 位访问者!